7月7日隆昌双龙村张久先收虾,半月后将迎出虾旺季
7月7日隆昌双龙村张久先收虾,半月后将迎出虾旺季
7月7日清晨,隆昌市胡家镇双龙村的稻虾种养大户张久先熟练地收网。网兜里,青红相间的小龙虾挤作一团,50斤鲜活水产随后被送到附近的小龙虾交易中心,张久先的兜里有了1100元进账。
清晨七点还不到,隆昌市胡家镇双龙村的张久先便开始了捕捞,他看着网里挤满的小龙虾,脸上洋溢着喜悦。这些活蹦乱跳的水产品不久后就能转化为真金白银的收入,同时也昭示着隆昌乡村发展的新机遇。
稻虾起步
2020年,双龙村的村干部外出考察,最终选择了稻虾综合养殖项目。张久先凭借多年的养虾经验,一口气承包了170亩土地。他不仅深入研究养殖技术,还热心地为村民们提供咨询服务。每当村民们提出养殖相关的问题,他总是耐心地一一解答,为村里稻虾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产业吸引
村里稻虾产业逐渐兴盛,引来了不少外地的大户和回乡创业的人。曾安明便是其中之一,他回到家乡养虾,年收入可达十几万元。他的表侄也受到了启发,在云顶镇的云峰村租下了土地开始养虾。镇上还新建了小龙虾交易市场,村民们可以直接在家门口出售虾子,收取现金,非常便利。
经济跃升
双龙村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从产业空白到稻虾飘香。村集体经济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,年收益超过了七万元。村民们的年收入也因此增长了近两千元。这样的变化不仅让大家感受到了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,更增强了大家持续发展的信念。
院落旧貌
九间房院落过去是典型的“脏乱差”。房前屋后堆放着各种杂物,院坝变成了鸡鸭的散养场所。谢雨初亲身经历了这里的变迁,他与村民们齐心协力,力求改善这一状况。
治理改变
曾忠俊履新后,他与村干部一同深入村民家中,不仅解决了照明难题,还对院落环境进行了整治。实行“一元制”垃圾处理,使得村庄焕然一新。75岁的兰吉明对此表示高度赞同,并主动参与到环境卫生的维护中。如今,院落之间相互帮助蔚然成风,邻里关系也变得更加和谐。
隆昌样板
隆昌市的两个镇和八个村展现出一幅和谐的乡村画卷。这里不仅让村民们的荷包鼓了起来,生活也变得舒适惬意,邻里之间关系融洽。在产业升级和乡村管理方面,隆昌市探索出了一条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路径,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