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伊犁河谷美如画,扬州援疆故事多,一座桥连起牧民平安路
7月伊犁河谷美如画,扬州援疆故事多,一座桥连起牧民平安路
常熟新闻网,是常熟日报官方网站,报道常熟市新闻、政情、民情和居民生活的地方性综合性门户网站。
援疆使命极其重要,扬州的援助团队通过实际行动,讲述了许多令人动容的故事,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这些既温暖又充满正能量的故事。
“援疆连心桥”的诞生
新源县喀拉布拉镇有座桥,牧民们喜欢叫它“援疆连心桥”,也就是巴音塔勒阿尔沙勒桥。扬州援疆工作组出了40万元,和镇政府一起合作,动员施工人员辛勤工作,硬是在冬天来临前,只用了一个月就建成了这座桥。这下好了,牧民们放牧时再也不用担心路途问题了,这座桥顺利地打通了转场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大大改善了他们的生活。
“援疆连心桥”建成之后,不仅保障了牧民与牲畜在迁徙时的安全,还提高了草地的利用率,保护了草原的生态环境,促进了牧业的进步,帮助牧民增加了收入,让他们走上了富裕的道路,深受牧民们的喜爱。
三花鹅苗免费发放
7月8日,新源县喀拉布拉镇的林下养殖项目里,发放鹅苗的场景热闹非凡。新源县委副书记唐朝文向50位果农无偿赠送了价值20万元的1万只鹅苗。此举是扬州对新疆新源县的对口支援,目的是推广优质的林下养殖三花鹅技术。
未来,县政府打算加大推广力度,通过发展林下养鹅的模式,来推动乡村经济的繁荣。在此之前,全镇已有众多果农加入了养殖的行列,参与的人数在不断增加,扬州三花鹅正逐渐在偏远地区民众中成为带来财富的象征。
养殖规模不断扩大
新源县喀拉布拉镇的党委委员周燕说,2023年,该镇有13户果农开始养殖三花鹅,共计6500只。到了2024年,周边县乡地区的三花鹅养殖数量已增至3.5万只。预计今年,这一数量将增至15万只。为此,镇党委已积极申请了90万元的援疆资金,旨在完善养殖所需的配套设施。
镇里每年举行四次技术培训活动,镇村干部亦会深入农户家中,向他们传授并推广“养殖与种植相结合”的方法。自2023年开始,这一做法显著推动了喀拉布拉镇及邻近六个县市的三花鹅养殖发展,养殖规模已增至十万只,成效显著。
自来水厂改造工程
扬州把对援疆自来水厂进行改造和扩建的工作,放在了保障民生的首要位置。努勒夏特·保拉提拜提到的位于新源县中部的乡镇供水扩容改造工程,扬州工作组投入了9000万元资金。在不到6个月的时间里,他们便让超过20万来自不同民族的群众,得以饮用上安全可靠的自来水。
该工程顺利解决了当地居民的饮水难题,这标志着扬州援疆工作在提升民生福祉方面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,让偏远地区的群众切实感受到了援助带来的实际好处。
“技术远嫁”与“市场联姻”
新疆对口支援工作已走过15个春秋,扬州人民凭借“技术嫁接”手段攻克了一系列难题,将扬州的智慧输送到边疆地区。在桥梁建设、养殖项目推进,乃至自来水厂改造等各个领域,扬州的技术支持和智慧贡献都得到了充分体现。
同时,通过“市场联姻”这一方式,增进边疆与内地的经济交流与融合,为边疆注入新的发展动力,推动当地经济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。
援疆成果惠及百姓
在扬州支援新疆的工程里,无论是“心连心桥”的建成,还是三花鹅养殖项目的推广,抑或是自来水厂的升级改造,都实实在在为当地居民带来了诸多益处。这些措施有效保障了居民生活的安全,提高了他们的经济收入,同时改善了他们的用水条件。
扬州对新疆的援助使得偏远地区拥有了新的发展机会和期盼,并且增进了边疆人民与扬州之间的情感联系。
在扬州助力新疆的诸多项目中,哪一项最触动你的心弦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,顺便,也给这篇文章点个赞,将它转发出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