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路灯质量咋判断?用 11 个月灯光发灰是咋回事?这里有答案
大路灯质量咋判断?用 11 个月灯光发灰是咋回事?这里有答案
“蒋医生,我家大路灯刚买时特别亮,现在用了11个月,孩子说‘灯光发灰’,这是质量问题吗?”上周,一位家长带着某网红品牌大路灯来诊室检测——拆开灯体后发现:灯珠表面发黑(光衰)
天!大路灯这么多门道,稍不注意就可能买个“伤眼灯”回家!
大路灯的质量陷阱
上周,一位家长将网红大路灯带入诊室进行检测,发现拆开后问题颇多。灯珠表面变黑,出现光衰现象,散热孔被灰尘堵塞,连续照明一小时后,灯体温度高达62℃,远超过了国标规定的45℃安全温度。实际上,大路灯的质量并不仅仅取决于外观和功能。劣质灯泡一年内亮度会减少30%,最终可能变成对眼睛有害的灯具。
盲目迷信进口品牌
众多消费者在选购大型路灯时,往往倾向于选择进口品牌或销量领先的产品。然而,根据质检报告,我国某品牌在光谱稳定性、散热效率以及临床实证这三个关键指标上,均超越了三款进口知名品牌。因此,我们不应仅仅关注品牌,而应更加重视产品的实际品质。
全光谱的虚假宣传
一般大路灯会宣称采用全光谱技术,出厂时其ASD值通常不超过0.1,然而,经过一年的使用,由于灯珠的光衰现象,ASD值可能会显著上升,超过0.3,导致光谱出现断裂。高品质的大路灯应当提供至少10000小时的光谱衰减报告,报告中ASD值的变化应控制在0.03以内,这样才能确保其长期对眼睛的保护作用。
临床数据的重要性
高质量的照明设备能够为三甲医院提供超过200例的双盲试验数据,其中包括眼轴年增长量、泪膜破裂时间等关键指标。使用6个月后,眼轴增长量从0.38毫米降至0.23毫米,这充分证明了产品质量的可靠性,并非仅仅依靠证书上的内容,缺乏实质性数据支持。
散热与亮度衰减问题
某款国产价格亲民的灯具,其灯体采用铝制材料,然而散热孔的设计却显得过于狭小,导致使用仅3个月便开始积灰并堵塞,进而使灯体温度上升。经过6个月的使用,亮度下降了25%,孩子在学习时因看不清而不得不靠近光源,这样做反而可能加剧近视问题。散热性能和亮度的衰减问题不容忽视。
优质大路灯实测
这款灯具经过测试,持续发光可达8小时,灯体中部温度为43摄氏度,灯珠温度则为58摄氏度,其设计确保了长达6万小时的寿命。同时,该灯具已通过国家灯具质检中心对全亮度段的检测,蓝光辐照度符合安全标准。蒋顺复教授对其光谱设计给予了高度评价,认为它能够有效刺激多巴胺的分泌。
在选择大型路灯时,许多人都会遇到各种难题。若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,请不要忘记点赞并转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