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路灯安装使用

农村免费安路灯却遭冷落?农民直言:还不如不装,为啥?

农村免费安路灯却遭冷落?农民直言:还不如不装,为啥?

农村的基础设施,在十几年前,是比较落后的。没有平坦的水泥路,很多村子村道都还是泥土的,更别提农村的文化广场,生活垃圾处理点,以及路灯等装置了。但是近年来,农村的基础设施发展迅速

免费安装路灯原本是一项体贴的便民措施,但在农村地区却并不受欢迎,许多农民甚至认为不安装更为适宜,这其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原因?

质量不佳问题多

这些免费安装的路灯,质量确实让人感到不安。以某个小村庄为例,仅仅一年多的时间,就有将近一半的路灯已经不再发光。这些路灯似乎无法承受风雨的侵蚀,灯泡常常损坏,线路也频繁出现故障。村民们抱怨说,晚上外出依旧一片漆黑,安装这些路灯似乎并没有带来任何便利,反而占用了空间。

亮度不足似摆设

免费安装路灯 农村基础设施改善_农村路灯遭冷落_大路灯安装

这些免费安装的路灯亮度明显不足。到了夜晚,尤其是在农村,那微弱的灯光几乎派不上什么用场。就拿一条几百米长的村道来说,路灯投射出的光线仅能照亮一小部分地方。村民们走在路上,大多数区域仍旧一片漆黑。对于视力不佳的老年人来说,这样的照明条件更是极为不便,甚至可能提高他们跌倒的风险。这样的路灯,看似美观,实则并无实用价值。

维修维护不及时

路灯出了故障,维修保养的事情几乎无人问津。拿某个镇的几个村子来说,当路灯损坏并上报后,有时甚至要等上几个月才有人来修理。这样一来,原本完好的路灯就变成了无用之物,闲置了大半年。村民们只能无奈地叹息,觉得这样还不如当初不安装,安装了却无人管理,看着心里满是憋闷。

安装位置不合理

路灯的设置实在不太恰当,有些地方,比如村里那些又窄又深的小巷,尽管装了灯,但光线被墙挡得严严实实,路面几乎看不到光。而在那些宽敞的广场和村民经常聚集的地方,路灯却显得稀少。就拿村口的广场来说,人来人往,活动频繁,却只有那么一两盏灯,照得不够亮,村民们对此颇有微词。

电费负担仍存在

尽管路灯的安装是免费的,然而电费却成为了农民的负担。一些村子将电费分摊到每户人家。一个普通的家庭每月可能需要额外支付十几元的电费,这对收入较低的农民来说,无疑是一笔额外的开销。安装了路灯却增加了经济压力,农民自然觉得不如不安装。

与村民需求不符

农村路灯遭冷落_免费安装路灯 农村基础设施改善_大路灯安装

某些地区在安装路灯时,并未充分考虑到村民的实际需要。例如,村里的年轻人多数外出谋生,村里剩下的大都是老人和孩子们。老人们通常很早就睡觉,晚上很少外出活动。因此,路灯的使用率并不高。而在村民活动较为频繁的时段,比如农忙时节的傍晚,路灯却未能及时点亮,与村民的作息时间并不相符。

你们所在乡村是否遇到过类似问题,对于如何处理这些路灯的难题,你们有何看法?期待你们的评论和建议,也欢迎点赞支持本篇文章!

更多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