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路灯评测

腔镜缝针打结住院医生日记No.16:完成首例无痛人流术,邂逅秋之美

腔镜缝针打结住院医生日记No.16:完成首例无痛人流术,邂逅秋之美

住院医生日记 | No.16 迈出第一步

行医之路颇为漫长,每一步的前进都交织着辛酸与收获。这周在妇产科,我经历了不少“新手困境”,有时手忙脚乱,但同时也感受到了成长的喜悦。

首做无痛人流

在H老师的精心指导和持续监督下,我在上级医生的亲自带领下,成功完成了我的第一个无痛人流手术。手术从第一周的消毒和铺巾工作开始,一直持续到第二周末的B超负压吸引阶段,我逐渐掌握了整个手术流程。然而,当我亲自动手操作时,动作显得不够协调,对吸引负压的选择也变得十分困难。教科书中的描述过于简略,H老师多次指出我设置的负压过高。幸运的是,手术最终顺利完成,内心充满了紧张过后的喜悦。

门诊选择难题

周五午休的时候,S老师向我介绍了两个门诊选择:一个是跟随有丰富经验的医生学习,另一个是尝试自己独立出诊。一想到宫外孕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,我的心情立刻变得沉重起来。在准备出门诊之前,我特地询问了相关的注意事项,并且牢牢地记住了必须关注宫外孕这个重要环节。带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,我默默地祈祷着“希望今天不要遇到宫外孕”,开始了周六的门诊工作。因为缺乏经验,我在进行问诊时特别小心谨慎,这导致我的看诊速度有所降低。我建议门口等待的患者去其他诊室等候,却意外地赢得了他们的赞同。

门诊收获认可

我逐一详尽地了解每位病人的症状和病情,但这个过程较为缓慢,结果门口等待的患者人数逐渐增多。我私下里向患者们推荐去其他诊室,却出乎意料地听到他们对我的病史询问方法给予了好评。此外,还有不少患者询问能否再次挂我的号,尽管我内心感到欣慰,最终还是让他们挂上了普通妇科的号。患者的肯定让我领悟到,辛勤的付出终将获得回报,这份瞬间的满足感激励我继续前行。

遭遇宫外孕患

清晨默念的“咒语”并未发挥预期效果,门诊接待了一位患有宫外孕的病人。不过,这位病人却不愿意接受住院治疗,因为她身边没有人可以陪伴。到了中午时分,我和WMT一同回顾了门诊病人的处理过程,发现有些环节的处理尚有提升空间。这让我意识到自己在经验方面还有欠缺,面对复杂病例,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提高的地方。内心既有无奈之感,同时也充满了提升医术的强烈愿望。

腔镜考试挑战

周六的门诊尚未落幕,我匆匆赶往实训中心,参加了腔镜操作的初级考试。在宫腔镜的操作方面,我自认为还算得心应手,然而腹腔镜的操作却显得不那么熟练,尤其是在缝合打结这一环节,其难度远超我的想象。想起L老师那娴熟流畅的腔镜操作技巧,我开始尝试模仿,没想到后来竟然能在短短7分钟内,将操作完成得有板有眼。过去,我日常的观察已深深烙印在我的记忆里,关键时刻它们发挥了作用,这让我感到无比振奋。

成长的第一步

这周我迈出了不少新的步伐,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动,我都勇敢地踏出了舒适区。我经历了无痛人流手术、独立完成门诊事务,还有腔镜操作的考试,每一次都充满了挑战。每一次的尝试,都让我的视野变得更加宽广。尽管这些经历充满挑战,但它们也让我得到了成长。我深知,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待着我,我必须不断学习,不断进步。在学习医学的道路上,我们面临的最大难题究竟是什么?期待你的点赞,也欢迎你分享你的经历和故事。

更多内容